齒輪加工余量是如何計算的?
齒輪加工廠家在生產齒輪時應如何選擇退火、正火技術,綜合考慮齒輪鋼的種類、加工技術和使用性能等。那么如何選擇退火和正火呢?
通常我們根據齒輪鋼的含碳量來選擇。一是對含碳量低于0.25%的齒輪鋼,在未進行其它熱處理時,采用正火處理以提高強度,對滲碳鋼,采用正火處理以消除鍛造缺陷,改善切屑加工性能,為滲碳淬火處理做好準備;對大型齒輪加工鑄件,在含碳量低于0.20%時,采用高溫正火處理以消除應力;
齒輪加工其次碳含量為0.25%-0.50%的齒輪鋼,一般采用正火。其中碳含量為0.25%-0.35%的鋼,正火后硬度為良好切削硬度的碳含量高的齒輪鋼,正火后硬度比良好的切屑硬度高,但正火生產效率高,成本低,仍采用正火處理的碳含量為0.50%-0.75%的齒輪鋼由于碳含量高,正火后的硬度不利于切屑加工,而退火后的硬度適合切削加工。另外,對于需要調質處理的齒輪鋼,一般采用退火降低硬度,然后切削,Z后進行調質處理。
齒輪加工余量是怎樣計算的?
由于粗切齒工序有較大的誤差,并由于熱處理變形造成誤差,因此要在磨齒時將齒面悉數磨光,磨齒加工時就必須要有合適的磨齒余量。磨齒余量應盡能夠小,這樣不只有利于行進磨齒生產率,并且可減小從齒面上磨去的淬硬層厚度,行進齒輪承載才華。
工業齒輪在嚙合時齒面接觸處有接觸應力,齒根部有大彎曲應力,可能產生齒面或齒體強度失效。齒面各點都有相對滑動,會產生磨損。工業齒輪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齒面蝕、齒面膠合、齒面塑性形變及齒面斷裂等。所以對工業齒輪材料要求具有較高的彎曲疲勞強度和接觸疲勞強度,齒面硬度和耐磨性較好,齒芯具有一定的強韌度。例如,在確定大型和小型工業齒輪的硬度時,應注意使小型工業齒輪的齒面硬度高于大型工業齒輪的齒面硬度30-50HBS,因為小型工業齒輪的負荷次數比大型工業齒輪多,小型工業齒輪的根薄,強度低于大型工業齒輪。
齒輪的功用及類型
齒輪傳動是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傳動功率、傳動功率等功能。
齒輪類型:根據齒輪傳動軸的相互位置,可分為平行軸傳動、相交軸傳動和交錯軸傳動3種。
并聯軸傳動的齒輪有直齒圓柱齒輪,斜齒圓柱齒輪,人字圓柱齒輪。